煙氣從底部進入脫硫塔,在脫硫塔的進口段,高溫煙氣與加入的脫硫劑、循環脫硫灰充分預混合,進行初步的脫硫反應,在這一區域主要完成脫硫劑與SO?、SO?的反應。
后煙氣通過脫硫塔下部的文丘里管的加速,進入循環流化床床體;物料在循環流化床里,氣固兩相由于氣流的作用,產生激烈的湍動與混合,充分接觸,在上升的過程中,不斷形成絮狀物向下返回,而絮狀物在激烈湍動中又不斷解體重新被氣流提升,使得氣固間的滑落速度高達單顆粒滑落速度的數十倍;脫硫塔頂部結構進一步強化了絮狀物的返回,進一步提高了塔內顆粒的床層密度,使得床內的 Ca/S 比高達 50 以上,SO?充分反應。這種循環流化床內氣固兩相流機制,極大地強化了氣固間的傳質與傳熱,為實現高脫硫率提供了根本的保證。
在文丘里的出口擴管段設有噴水裝置,從而使得 SO?與Ca(OH)?的反應轉化為可以瞬間完成的離子型反應。脫硫劑、循環脫硫灰在文丘里段以上的塔內進行第二步的充分反應,生成副產物 CaSO? ·1/2H?O,此外還有與 SO? 、HF 和HCl 反應生成相應的副產物 CaSO? ·1/2H?O、CaF? 、CaCl? ·Ca(OH)? ·2H?O 等。
凈化后的含塵煙氣從脫硫塔頂部側向排出,然后轉向進入脫硫后除塵器進行氣固分離。經除塵器捕集下來的固體顆粒,通過除塵器下的脫硫灰再循環系統,返回脫硫塔繼續參加反應,如此循環。多余的少量脫硫灰渣通過氣力輸送至脫硫灰庫內,再通過罐車或二級輸送設備外排。經脫硫后除塵器后的煙氣含塵濃度低于10mg/Nm3 ,最后經引風機排往煙囪。
脫硫塔內生成的脫硫灰目前的主要用途為廢礦井填埋、高速公路路基、吸聲材料、水泥或其他建材摻合料、制磚等。